為規范職業技能培訓補貼申領發放工作,保障培訓資金使用安全和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根據《財政部 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關于印發〈就業補助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財社〔2017〕164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 財政部辦公廳關于做好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專賬資金使用管理工作的通知》
(人社廳發〔2019〕117號)《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加強職業技能培訓規范管理工作的通知》
(人社廳發〔2022〕15號)《廣東省財政廳 廣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關于印發省級促進就業創業發展專項資金管理辦法的通知》
(粵財社〔2019〕211號)等規定,結合我省實際,制定本辦法。
一、補貼項目
(一)職業技能提升補貼
1.補貼對象:具有我省戶籍或在我省就業的勞動者(含在粵就業的外省來粵務工人員、港澳臺人員),不含機關事業單位在編人員、全日制在校學生、已依法享受養老保險待遇人員。
勞動者應年滿16周歲,其中男性年齡不超過60周歲,女性年齡不超過55周歲。勞動者應具有我省戶籍,或者在我省參加社會保險,或者在我省進行失業登記。
2.適用條件:勞動者自學或自主參加職業技能培訓后,參加由省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公布的備案社會培訓評價組織開展的職業技能等級認定,取得《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指導)標準目錄》范圍內相應證書。
3.補貼標準:按照《廣東省職業技能提升補貼(指導)標準目錄》確定的補貼標準給予補貼。勞動者獲得當地發布的急需緊缺職業(工種)目錄范圍內職業(工種)高級工(三級)以上證書的,補貼標準可最高上浮30%,具體執行標準由各地市自行確定。
4.申領期限:證書核發之日起12個月內。
5.補貼申領:勞動者在省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申領管理信息系統上,向戶籍地、參保地或者就業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提出申請,按要求填報信息并上傳相關材料。
6.勞動者申領職業技能提升補貼,已享受同一職業(工種)高等級證書補貼的,不再享受該職業(工種)低等級證書補貼。
7.用人單位自主評價發放的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不適用本項目。
(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補貼
1.補貼對象:開展新型學徒制(含學生學徒制、技培生)培訓的企業。
2.適用以下條件:
①按照粵人社規〔2022〕4號文要求,企業按規定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新型學徒制項目,規范實施培訓,學徒經評價考核合格的;
②企業按規定申報確定為產業技能生態鏈企業(含鏈主單位、生態企業),開展學生學徒制、技培生培訓,規范實施培訓,學徒經評價考核合格的。
3.補貼標準:企業新型學徒制按照每人每年5000-8500元標準予以補貼;勞動者獲得當地發布的緊缺急需職業(工種)目錄范圍內職業(工種)高級工(三級)以上證書的,補貼標準最高可上浮30%,具體執行標準由各地市自行確定。學生學徒制按照粵人社規〔2022〕26號規定,統一按照每人每年5000元標準予以補貼。
4.補貼申領。企業應在開展培訓前向所在地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備案。各地級以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應將已備案的企業新型學徒制培訓項目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確定。產業技能生態鏈企業各自組織開展學生學徒制、技培生培訓的,由實施企業申領補貼;
技能生態鏈企業委托鏈主單位牽頭統一組織開展學生學徒培訓,由鏈主單位與學徒簽訂培養協議的,可由鏈主單位申領補貼。產業技能生態鏈企業在學生學徒、技培生學徒經備案審核列入學徒培訓計劃后1個月,可向備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預支不超過30%的補貼資金。備案企業在培訓開班后3個月內,可向備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財政部門申請預支累計不超過50%的補貼資金。
企業完成全部培訓任務和考核評價后,應于培訓期滿1年內,按照考核評價合格人數向備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申請補貼剩余資金。具體實施程序參照粵人社規〔2022〕4號文有關規定。
5.職工參加新型學徒制培訓期間,不得同時備案參加項目制培訓。
(三)項目制培訓補貼
1.項目范圍:
①新職業、數字技能等新興職業(工種)或培訓項目;
②我省戰略性產業、重點產業、支柱產業、特色產業領域急需職業(工種)或培訓項目;
③“粵菜師傅”“南粵家政”“鄉村工匠”“農村電商”等重大工程領域職業(工種)或培訓項目;
④公益性職業技能培訓項目等;
2.項目征集和確定。地級以上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在年度資金預算計劃內,經綜合考慮培訓資金預算、當地產業需求等因素,遴選確定本地培訓項目、培訓規模,報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備案同意后實施。省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可公開征集遴選全省實施的培訓項目。
企業辦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必須具備的條件商標注冊,商標轉讓怎么收費的?職業健康安全管理標準與企業職業衛生管理cma資質認證證書是什么意思申請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不通過原因如何理ISO9001認證體系方針及規則要求去哪申報質量服務誠信AAA企業證書要多長時間SA8000認證最低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