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e管理體系】如何加強流動作業場所的環境危害因素控制?
在hse管理體系實施過程中,通過對各類風險預先辨識、評價和削減可以有效地減少職業病危害,減少安全和環境事故的發生。針對修井作業、油建施工等流動作業場所項目,在項目實施前,為了滿足hse管理體系相關要求,根據項目設計、工藝特點、施工人員素質等因素,由專人從現場踏勘環節開始,進行環境危害因素辨識,制定相應的風險削減措施,并編制出具體、有針對性的《HSE作業計劃書》,形成本項目可能發生的重大事件的應急計劃,明確應急職責和程序。
1、強化口井作業全過程環境危害因素控制
在修井作業隊伍搬遷之前,組織相關人員對搬遷道路、施工現場及周邊環境進行實地勘探,開展環境危害因素辨識,對辨識出的危害因素制定控制措施,為搬遷施工作業提供前提保障;施工前,各單位相關人員結合施工設計、工藝特點對每一步工序進行環境危害因素辨識,并對作業人員進行風險提示。施工中,每個班組實行班前、班中、班后環境危害因素辨識,并對識別出的危害因素進行風險提示,現場立即整改、政改不了的,按規定上報并制定控制措施,施工后,基層隊干部對作業過程中的環境危害因素進行總結、匯總,上報本單位環保管理人員,由其錄入本單位危害因素辨識清單。
2、采取階段環境危害因素識別
針對長距離輸送管線安裝項目具有線長、點多、氣候多變、地形多變得特點,將環境危害因素辨識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1)第一階段是根據設計圖紙進行初步識別。重點標識出沿線地形起伏的變化,主要設施、河流等。
(2)第二階段是在設計單位與施工單位進行現場踏勘,對地表的情況進一步細化了解。
(3)第三階段是在施工過程當中根據施工情況進行具體補充,例如在管線下溝后連頭時,根據地質情況、施工設備配置、人員組成等對環境危害因素進行細化識別。
3、強化重點要害區域環境危害因素控制
在對重點井、要害地區的井以及形成新環保風險的井開工前重點進行風險評價,制定風險削減措施,填寫計劃書審批表,聯合生產運行、資產裝備、安全環保等部門逐級審批。
開工前,在認真研究施工井設計的基礎上,對現場認真勘查,把風險評價區延伸到油田地下和周邊環境所有影響現場施工的因素,對靠村莊、養魚池、養雞場、聯合站附近的井場,重要做好環境危害因素識別,針對地下壓力較高、油氣比較大的重點井、特殊井制定相應的井噴防控處置程序。
為了有效控制流動作業場所環境危害因素,企業需要采取多種方式、多種途徑的管理辦法,夯實hse管理體系的基礎工作,才能保證企業hse管理體系的良好運行。
實驗室常用試劑管理!ISO37301認證,工商銀行總行及四家境外機構ISO37301:2021合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如何區分RCS認證和GRS認證?它們有哪些不同點?惠州ISO9001認證顧問深圳深圳ISO9000認證辦理申請中國綠色環保產品需要什么資料多少錢亞馬遜fda認證(產品上亞馬遜fda認證辦理費用 )EFfCI驗廠化妝品原料認證實施審核電線電纜去哪申報中國環保節能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