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質量副總給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
他有一個DQE部門,由一位DQE經理主管。這個部門有十幾個人,其中有兩個人工作做得最好他們負責的項目量產后直通率高、客訴少,但是這兩個人和其他同事關系不太好。關系不好的原因在其他同事看來,是這兩個人不合群,而且老出風頭、愛表現,致使他們在領導面前挨批。在這兩個人看來,是由于別人不像他們那樣努力,而嫉妒他們。部門主管向老板建議,把這兩個人趕走,以便重新建立部門的和諧。老板左右為難:是遷就那兩個能干的人,還是遷就大家?
我問這位老板:這兩個能力好的DQE在人品上有問題嗎?老板說:人品沒問題,但個性有問題。我說:那真正的問題在于你的部門經理,因為他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
這樣的事情在每個企業中天天都在發生。同事間出現矛盾,管理者就做出一個簡單的反應:這個人對,那個人錯。我們往往把問題歸罪于某個人,以為把一個人處理了,我們就萬事大吉了。但結果往往是當我們把不聽話的和不順眼的人趕走了,企業缺少了不同的聲音和競爭的動力,公司的業績也就跟著下來了。
正確的做法是:讓管理者成為真正的管理者。
什么是真正的管理者?
真正的管理者一要“管”,二要“理”。
“管”意味著管理者學會看大局。什么是大局?就是企業的整體、企業的目標,而不僅是部門內部短暫的“和諧”;
“管”意味著管理者自己成為大家的榜樣,讓大家向自己看齊;
“管”意味著和下屬打成一片,包括那些你不喜歡的、但人品上沒有問題的人;
“管”意味著知人善用,能把像“順溜”那樣難管的人用好,而不是簡單地把不好管的人開除;
“管”意味著要學會授權授壓,也意味著幫助下屬解決問題;
“管”意味著學會激勵,學會表揚與批評,尤其是批評的藝術;
“管”意味著自己承擔自己部門的責任,而不是簡單地把問題看成是下屬的責任,自己卻高高在上當裁判;
“管”更意味著結果導向,解決部門里出現的問題。
把這些道理運用到前面的例子中,就意味著部門經理要從改變自己的做法來著手解決自己部門的問題,而不是把兩難的決定推給老板。
通常,“管”的道理還是比較容易理解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一個管理者會越來越熟練地掌握管人的藝術。而管理者真正難于做到的是“理”,因為很多管理者根本不知道這也是自己的職責,而是把管理簡單地等同于指揮,等同于命令。
而“理”是什么?“理”就是梳理,就是總結經驗,總結教訓,就是想辦法從根本上改變一件事情;“理”就是重新定規則,從規則的角度徹底消滅問題。
“管”的著力點在于改變人,改變人的態度,改變人的能力;而“理”的著力點在于改變事,改變流程,改變不合理的做法。
如果管理者只“管”不“理”,即使你“管”的能力再好,以后還會出現同樣的問題。就像本文中的例子,如果管理者不敏感地意識到并盡快解決部門內任務分配規則的問題,以后類似的矛盾還是會出現,只不過當部門有個性強的員工時會表現為公開的矛盾,而沒有個性強的員工時矛盾會隱藏起來。但這一問題總是存在的,總在影響部門效率。
申報14001環境認證費用一般多少錢企業如何推進HSE管理體系的落實?裝飾建材去哪代辦AAA信用評級證書天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天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ISO20000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的主要核心[正規代辦單位] iso9001申請-全系認證-優質服務gbt50430標準2017最新版,GB/T50430對企業有哪些好處?在安全文化建設、推進HSE管理體系的工作中應重點關注哪些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