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計算機知識產權的保護法律一般是指對計算機內的軟件開發以及著作權以及文檔的著作權,還有計算機程序的知識產權進行參觀保護,如果有人沒有通過開發者或者是寫作者的允許使用的話,那么該知識產權擁有者可以提起相關訴訟。>一、我國保護計算機知識產權法律是什么?
我國政府對計算機軟件知識產權進行保護的第一部政策法規是《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于2001年12月20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39號公布。
軟件產業是國民經濟高速發展和社會信息化的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今天,在社會日益步入信息化的時代,計算機軟件可以說是無處不在。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于2001年12月20日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339號公布,根據2011年1月8日《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第1次修訂,根據2013年1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632號《國務院關于修改〈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的決定》第2次修訂。該《條例》分總則、軟件著作權、軟件著作權的許可使用和轉讓、法律責任、附則5章33條,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
實際上,計算機軟件技術及其產業早已超越了技術和產業的范圍,對整個國民經濟乃至科技、文化、國防等多個方面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因此,促進軟件產業和國民經濟信息化的發展是包括我國在內的世界各國的必然選擇,也是本條例的立法宗旨。
《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用語含義:
1、計算機程序——是指為了得到某種結果而可由計算機等具有信息處理能力的裝置執行的代碼指令序列,或者可以被自動轉換成代碼化指序列的符號化指令序列或者符號化語句序列。同一計算機程序的原程序和目標程序為同一作品。
2、文檔——是指用來描述程序的內容、組成、設計、功能規格、開發情況、測試結果及使用方法及使用方法的文字資料和圖表等,如程序說明書、流程圖、用戶手冊等。
3、軟件開發者——是指實際組織開發、直接進行開發,并對開發完成的軟件承擔責任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或者依靠自己具有的條件獨立完成軟件開發,并對軟件承擔責任的自然人。
4、軟件著作權人——是指依照《計算機軟件保護條例》第八條、第九條享有著作權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
計算機之中也包含著非常大量的知識產權,如果有人侵犯的知識產權的話,知識產權所有者可以向法院提起相關訴訟,要求其進行停止侵權并給予一定的賠償。但是知識產權所有者需要出示明確的證據證明對方有侵權行為的產生。
GB/T27065-2015標準是什么軍工三證是指哪三證?企業應該如何選擇軍工三證的辦理新版QC080000認證的重要變化及升級安排小工廠如何辦理3c認證兩化融合管理體系標準和實踐經驗注意!謹防那些海外商標注冊的雷區!集體商標申請注冊所需要準備的書件ISO14001標準1996版與2004版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