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在不同場合聽到來自獲證組織的抱怨,說認證沒有給自身帶來實質性的變化,管理文件有了厚厚一疊,實際工作卻仍在走老路子,認證和實際“兩層皮”;同時為應對認證機構的年度審核,完善相應的工作記錄,徒添了不少工作量。
上述現象很普遍,解決此問題需要重申另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組織為什么要取證?此話題尤其值得組織管理者深究。
組織獲證的驅動力,不外乎有三種:外部驅動、內部驅動和內外部雙重驅動,因有驅動而生認證需求。其中內部管理驅動最好,外部驅動無論因上級單位的要求也好,抑或商業因素所致也罷,如果能得到組織內部的真正響應,并轉化為內部管理的驅動,則也是殊道同歸。我們關注組織認證的內部管理原動力,認為基于此探討后續的解決之道才會更有意義。
回到開篇提及的問題,根源在于對認證的管理體系的態度和看法。
認證的管理體系,無論質量管理體系,還是環境管理體系,抑或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首先它是一種管理工具,與公司戰略、績效管理、經營計劃、全面預算管理等體系有著類似的管理功能;其次,要明了各管理體系間的相互關聯和作用,不能孤立地理解和應用。
譬如,質量管理體系的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是基于包含公司遠景、使命、戰略目標的公司戰略進行確定的;質量目標的分解和考核可納入公司績效管理體系;公司經營計劃應包含質量方面的指標;管理基礎好的組織可在全面預算管理過程中并入質量成本進行統一管理等。同時,組織也可以企業標準化作為管理的“綱”,統領相關管理體系的“目”。如此把管理體系予以融入,組織也能順應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管理水平。
組織管理者還應該意識到,認證機構進行的第三方審核只是符合性審核,組織經過認證的管理體系充其量只能算是達到一般水平,離優秀、卓越還差很遠,有志于追求卓越的組織還應該通過持續改進,向更高的標準(如質量的ISO9004標準)看齊。
商標注冊申請被駁回了,怎么辦?申請ISO13485認證需要的條件和材料深圳市2022年認定的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進行備案公告蒸蛋器3C認證介紹能源管理體系的由來老員工是怎么被管理折騰死的OHSAS18001標準在安全管理中的應用ISO27000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范圍及附含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