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管理體系認證(EMC),又稱環境影響評價,是以環境保護為目標,在設計、組織和實施環境影響評價時,從預防和減少環境危害的角度,對環境進行全面管理,保證符合國家環境保護法規和標準規定的要求,達到環境保護的目標,并與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緊密聯系,協調發展,以實現環境保護與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按照 ISO9001:2015標準設立和實施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要求時,應遵守ISO14001環保管理體系認證要求;不符合要求時,需要整改完善組織環境保護管理體系以提高環境管理水平。
一、 EMC認證的定義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是指組織依據《環境保護基本準則》的有關規定,對所從事的產品(包括設備)、工作場所及可能對周圍環境產生影響的活動,實施適當管理以達到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定的環保要求,并對生產、經營活動全過程實施嚴格管理來保證滿足《環境保護基本準則》要求。它是以預防與減少環境危害的角度對組織所從事的各行業在設計、組織和實施相關技術過程,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采用科學、合理有效的方法,從預防和減少其環境危害的角度,對組織所從事場所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結果有利于降低企業和社會對于該生產要素在使用和產出中造成的直接或間接效應,提高公司資源利用效率,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EMC認證又稱環保認證或綠色認證(Agricultural Management)。國際上一般將從事這一活動者分為三類:一、無生產設備本身就是排放物(如廢物)或生產產品所需原材料;二、采用其他能源技術或采取防止污染物質轉移法(如污染稅)來減少污染物,如在工廠使用清潔能源所消耗的電能等;三、采用新技術來降低其對周圍環境造成影響。
二、認證流程
環境保護、質量手冊、文檔(SOP)、程序文件等的編寫及運行;環境影響評價資料收集與整理;現場檢查及審查;審核結果反饋;后續服務;其他相關資料申請條件:企業要求進行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需要公司注冊或者代理機構提供其他相關資料。
三、認證的要求
認證機構必須對組織編制的環境評價工作進行監督。組織應制定環境管理體系規劃,編制環境影響評價表,環境管理體系認證編制環境保護設施設計文件。建立并實施企業環境管理體系中的管理制度、操作規程和技術規范。組織應制定年度、季度或年度生態環境管理體系工作計劃和評價計劃,在有關生態環境管理體系方面的人員、設備、資源的情況下開展評價工作。針對組織內部和外部開展污染防治設施設計、改造、維修和更新工作。鼓勵在建立、落實各類制度的基礎上,建立“三廢”收集、處理制度。在制定體系審核或認可文件過程中堅持“誰批準、誰負責”的原則,切實加強對體系審核或認可文件執行情況的監督制約。
上海申請高新技術企業的條件qs認證辦理流程,QS認證的作用Timberland天伯倫驗廠介紹3C認證代辦iso三體系認證有什么作用,ISO三體系認證周期如何申請瑞典商標注冊?如何辦理清洗服務企業資質多少費用iso20000 佛山ISO20000體系認證體系審核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