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非正常申請,隨著專利局最新督查政策的下發,又有多個省被點名,并在陸續約談中……何為非正常申請?百度一下,是這樣給出定義的。
顯然,上述概念有些籠統。一般來說,專利非正常申請是與專利正常申請相對而言的。專利申請,其流程就是向專利局提交相關申請文件,專利局接收到相關文件后,判斷符合基本的文件要求,就下發受理通知書,表示專利獲得了申請資格。目前,國家專利局對專利申請,只需要符合五書要求,加上請求書不缺,基本就可以下發受理通知書。隨著電子化的完善,在電子提交申請文件后,當天或者隔日就能收到電子版本的受理通知書,完成專利正常申請流程。
正是因為專利拿到受理通知書過于容易,有些人或者企業就開始動心思了。在動心思之前,其原因還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為了完成所謂的科技創新指標,采用多種措施鼓勵當地的企業或者個人申請專利。初衷是好的,能促進當地企業或者個人加強對專利的認識,并力所能及開展相關專利申請。由于專利制度在我國出現比較晚,政府通過這種方式進行鼓勵申請,對促進大家對專利的認識和投入,起到了功不可沒的作用。一些地方,甚至將申請專利作作為科技創新、園區創建等等的一個重要衡量指標,更有甚者,直接許諾,申請專利予以資助。很多所謂的專利強縣、專利強省,很多也是專利資助推動而來。
另外一種非正常申請,不是因為資助,而是因為審查過于松所導致的。在2012年前,很多人都說,實用新型專利隨便寫寫就能授權,發明專利只需要注意一些問題,授權也不是特別難。于是,一些人鉆了漏洞,開始大量投資申請專利。這種審查上的寬松,給了很多人錯覺,也是造成大量申請背后的非正常申請的重要因素。
如果去查看2013年甚至2014年授權的專利,就會發現很多這樣的問題,這里也不展開討論了。從專利審查過于寬松,到專利審查方式的轉變,過去那種所謂的正常申請,大批量申請,就會被視為非正常申請。特別是,那時候所謂的改改就能授權,不復存在。審查寬松,導致授權容易,則會讓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于是,各種各樣的問題就出現了。
第三種非正常申請,多半是一些機構博弈造成的。隨著近年來專利審查機制的完善,一些機構也提出了程序化撰寫方式,特別是有些專門搞專利撰寫的機構,開始批量、大量申請,其目的是為了投資專利,然后進行市場化營運;也有一些是為了提供初級加工服務。當然,還有一些渾水摸魚的,直接搞那種打一槍就跑,才不管后續如何的騙子。
這些五花八門的申請方式,造成了近兩年來專利大量申請,審查員審查量暴增。這些數量大的申請,在必要時候,就會被盯上,被視為大批量非正常申請。在具體涉及非正常申請方面,以下一些可以參考。
(1)非正常申請工作組提供的相關低質量申請線索,以及初步審查中積累的有關發明人、申請人、聯系人(黑名單)線索。
(2)申請的主題名稱為生活領域的常見物品名稱。
(3)權利要求技術方案極其簡單或保護范圍過大或者是現有技術的簡單拼湊。
(4)說明書中發明內容、具體實施例和權利要求的內容基本相 同(三位一體)。
(5)說明書附圖結構非常簡單或不符合制圖規范。
(6)屬于低質量申請相對集中的重點領域,例如IPC分類A、B、F部下面的一些小類。
(7)短時間內集中提交的數量較大的批量申請,申請主題相近或撰寫方式簡單雷同,例如中小學生、醫療器械等方面的批量申請等。
此外,管理部門在2014、2015年間重點強調利用計算機完成的相關自由組合申請,申請量較多,就會陷入非正常申請。如配方專利、模塊自由組合專利,等等。
隨著國家專利制度的日益完善,過去諸多的方式或者漏洞,都會慢慢被堵上。正如小編在前幾天的文章中所言,專利申請越來需要結合實際生產情況或者產品保護需要,提出切實可行的設計或者方案,從更大范圍內爭取到最大的保護,這也是專利創新和保護的宗旨所在。僅以此文供給大家參考,歡迎交流。
第25類商標注冊的程序步驟是什么?rcs認證的申請流程,RCS認證費用構成詳解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哪些行為會被認定為臨時包裝?ISO體系認證證書在有效期內還是每年都要年審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費用srrc認證是什么意思啊,SRRC認證的目的和意義用5W1H詮釋:SPC(統計過程控制)知識要點APQP新產品開發過程流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