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有心人總結的13條質量管理理念,覺得挺好,現分享給大家。
是的,管理的精髓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希望有更多的人閱之,踐行之。
一 .質量第一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質量是一切的基礎,企業要生存和盈利,就必須堅持質量第一的原則,從始至終能夠為顧客提供滿意質量的產品和服務,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利于不敗之地。
二 .零缺陷
零缺陷是以拋棄缺點難免論,樹立無缺點的哲學觀念為指導,要求全體人員“從開始就正確地進行工作,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對”,以完全消除工作缺點為目標的質量經營活動。
三 .源頭管理
質量管理應以預防為主,將不良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這樣不僅能保證質量,而且能減少不要的問題發生,降低變更次數,使企業整體的工作質量和效率得到提高。
四 .顧客至上
現代企業掌握在顧客手中,對于我們企業而言,把顧客需要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為顧客服務。企業要樹立好“顧客至上”的服務理念,把為顧客服務擺在第一位,想顧客之想,急顧客所急。
五 .滿足需求
質量是客觀的固有特性與主觀的滿足需要的統一,質量不是企業自說自話,而是是否能夠滿足顧客的需求,只有滿足了顧客需要,顧客才會愿意買單,企業才能實現盈利。
六 .一把手質量
企業一把手的一言一行從始至終收到全體員工的特別關注,他對質量的認知、觀點與態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員工工作質量的好壞,一把手應確保企業的質量目標與經營方向一致,全面推進質量工作的開展。
七 .全員參與
現代企業的質量管理需要全員參與,它不僅僅是某個人、幾個質量管理人員或質量管理部門一個部門的事情,它需要各個部門的密切配合,需要全員的共同參與。
八 .持續改進
持續改進整體業績是企業永恒的話題,持續改進是質量管理的原則和基礎,是質量管理的一部分,質量管理者應不斷主動尋求企業過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改進機會,持續改進企業的工作質量。
九 .基于事實的決策方法
質量管理要求尊重客觀事實,用數據說話,真實的數據既可以定性反映客觀事實,又可以定量描述客觀事實,給人以清晰明確的直觀概念,從而更好的分析和解決問題。
十 .下工序是顧客
作為企業的員工,工作時不能只考慮自己的方便,要明確自己對上工序的要求,充分識別下工序的要求,及時了解工序發來的反饋信息,把下工序當做顧客,經常考慮怎樣做才能使下工序顧客滿意。
十一 .規劃意識
規則意識是指發自內心的,以規則為自己行動準繩的意識。企業每個人都要樹立規則意識,敬畏規則,規則不合理,甚至不正確我們可以或者爭取改變,從內心樹立起規則意識,學習、遵循、監督和執行規則。
十二 .標準化預防再發生
問題發生了,就要去解決,并且確保同樣問題不會再因同樣的理由而發生。問題解決后,要標準化解決方案,更新作業程序,實施SDCA(PDCA)循環。
十三 .尊重人性
很多時候,質量工作需要與人溝通,企業經營者為了持續發展和提升質量,就要充分尊重從事的工作人員,使員工感受到工作的意義與價值,快樂工作才能更好地提供顧客滿意的工作質量。
企業參與競標,企業信用等級認證很重要HSE管理體系內部審核與檢查有什么區別?開展危險源辨識工作的著手點有哪些?對質量工作的感悟-小型私企申報ISO9001認證做下要花多少錢、要什么資料分享審核思路|7.1資源-7.1.1總則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有效期,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有效期多久產品質量為什么會變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