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過程、特殊工種與特種作業
?? 特殊過程、特殊工種與特種作業三個概念字面意義接近,如不仔細分別,極容易引起混淆,就筆者了解,現在有不少的企業甚至包括個別的審核人員對這三者從概念上的區別到范圍的界定都是比較模糊的,常常把三者混為一談。比較典型的例子就是,審核員要求查看特種作業人員的培訓資料及其操作證,企業負責人員往往提供出企業的特殊工種人員的記錄或上崗證。或者是企業負責人員雖然能提供部分的特種作業人員的資料,但由于其本身并不清楚特種作業人員的范圍,因此會出現部分遺漏的現象,如廠內的叉車工,這是一個特殊工種還是特種作業呢?到底需要進行哪些培訓取得哪些資格?是不是具備了駕駛證就可以上崗了呢?因此,筆者希望通過該文能說明清楚三者的區別,對我們的審核工作提供參考。
1、概念上的區別
??? 特殊過程 這是一個質量管理特別是質量認證行業內經常使用的詞匯。94版ISO9000標準沒有對特殊過程明確地定義,只在ISO 9001標準中有過描述:這類過程的結果不能通過其后產品的檢驗和試驗完全驗證,并要求預先鑒定過程能力的,通常被稱為特殊過程。2000版標準較之94版對特殊過程有了明確的描述,在ISO9000標準3.4.1條款 過程 注3定義如下:對形成的產品是否合格不易或不能經濟地進行驗證的過程,通常稱之為"特殊過程"。如我們大家都熟知的焊接、噴涂、注塑、混凝土澆注等作業,均為特殊過程。因此,特殊過程的定義是以國家標準的形式明確的,它為選用ISO9000標準以提高自己管理水平的企業和從事質量認證工作的人員所采用。
特殊工種:國家勞動部門曾以部門規章的形式將從事井下、高空、高溫、特別繁重體力勞動或其他有害身體健康的工種定為特殊工種,并明確特殊工種的范圍由各行業主管部門或勞動部門確定,因此特殊工種的范圍在各地或不同行業的是不一樣的,叫法上也有差異,如有稱特有工種的等等。在某些地方政府制訂的法規中也有將此與特種作業相混淆的,某地的《工業園區勞動管理暫行辦法》,就將特殊工種解釋成特種作業。采用ISO9000標準的企業也有把對形成產品的質量有影響的人員從事的工作,在手冊或程序文件上規定為特殊工種,如企業的質檢人員、計量人員、內審員、重要部件的裝配工等,因此,從嚴格意義上講,這不是一個十分正式的概念,只是我們經常使用而約定俗成的叫法。所以特殊工種在標準或法規中并沒有正式的定義,但它卻為不同行業的企業和各級勞動行政部門所采用。
特種作業:這是在職業安全及勞動保護方面一個十分重要的詞匯,《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明文規定,對從事特種作業的勞動者必須經過專門培訓并取得特種作業資格。早在1991年,原勞動部曾頒發《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規定》,其中的第二條即對特種作業作出了定義。國家經貿委1999年發布的《特種作業人員安全技術培訓考核管理辦法》對上述定義作了部分更改,明確了特種作業,是指容易發生人員傷亡事故,對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圍設施的安全有重大危害的作業。如電工、金屬焊接切割作業等均為特種作業,相應的直接從事這類作業的人員稱之為特種作業人員。可見,特種作業是一個正式的概念,它為涉及特種作業的企業和質量認證人員、職業安全認證人員等相關人員所采用。
CB認證證書的費用是多少醫學實驗室如何建立ISO15189質量體系(附籌備時間及流程)完善ISO/TS 16949的益處水果中維生素C的測定AI產品必備——互聯網信息服務算法備案綠色工廠認證機構2023年第一二批高新技術企業現已公示!iso28000供應鏈安全管理體系認證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