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電商要有商標意識,否則將面臨“巨額”索賠
眾所周知,國內“山寨文化”的猖獗,特別是在電子商務領域,由于賣方缺乏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法律觀念不強。另外,電子商務平臺上有很多商家,規模也不大。因此,雖然侵犯了其他品牌的商標權,但是很少遭到起訴。但是仍然有許多跨境電子商務公司在進行海外交易時缺乏商標意識,因此面臨海外商標品牌的巨額索賠,總是措手不及。
集體訴訟將侵權電商一網打盡
從國內“山寨文化”中獲利的賣家曾經幸運地認為,即使他們對海外公司造成了品牌侵權,對方也不會關心因為他們這些“小嘍啰”,即使他們被外國品牌“盯上”。反正跨洋官司要打起來必將困難重重,自己只要躲起來不應訴就好。
但賣家沒有意識到,隨著中國跨境電子商務的泛濫和品牌侵權的頻繁發生,海外品牌不再袖手旁觀,特別是在美國,品牌所有者將通過集體訴訟的方式,將侵權小商家們網羅在一起,采取“一網打盡”的方式保護品牌。
根據小編統計,2015年,美國法院針對美國電子商務的集體訴訟案件數量為67起。到2016年,這個數字已上升到108個,每一案件涉及的中國賣家數量少則四五十人,多則是本人,而索賠金額從數萬到數十萬美元不等。
在過去,現在不應起訴的“戰略”不起作用。美國法院規定,不出庭應訴,賠償金額為15萬美元,而且還會凍結電商們的在線支付平臺paypal的賬號,讓跨境電商們無法收款,跨境買賣將無法進行,可謂是“一招致命”,沒有哪個電商還敢坐視不理。
缺乏商標意識,賠了不少冤枉錢
少跨境電商并非有意要對海外知名品牌商標侵權,畢竟,海外品牌現在嚴格防范中國電子商務。誰敢在獅子身上拔到毛?然而,問題在于許多電子商務公司沒有商標侵權意識,也就是說,他們不知道他們這種方式是侵權,也不知道這些文字或圖片已經在海外注冊成為商標。
例如,跨國電子商務公司王小姐被美國防暴公司起訴,在推出防水手機殼時使用“lifeproof”一詞。該公司設計和制造防水手機殼,并在美國注冊商標。王小姐說,她不知道“lifeproof”有注冊商標,但在paypal賬戶被凍結的威脅下,王小姐選擇與另一方和解,結算費用為9,000美元。巧合的是,一位中國設計珠寶銷售商為了美觀,在宣傳圖片中加上字母“O”,而被品牌Oakley提出侵權訴訟,損失了6萬美元。
可以看出,這些企業并非故意侵權,而是缺乏商標意識。在產品銷售和產品推廣方面,沒有商標注冊查詢,以防止與其他品牌商標重復并造成侵權。
這些商家面臨危險的原因是,在國外有一些“釣魚者”,他們致力于缺乏知識產權意識的中國電子商務公司,并準備將他們拖入水中并要求高額賠償。
因此,跨境電子商務一方面應該規范自己的行為,也不想幸運地去“傍名牌”。另一方面,它還應該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品牌保護意識。在進行交易活動之前,為了確保不丟失任何東西,您必須首先進行商標注冊查詢,以避免無意中使用他人的注冊商標。
宗教食品認證如何申請品牌服務認證貿易公司可以做ISO9001認證嗎為什么GB/T23331記錄不需要控制版本業務連續性管理體系ISO22301辦理條件步驟深圳市-企業研究開發資助GB/T27065-2015標準是什么軍工三證是指哪三證?企業應該如何選擇軍工三證的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