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點1、衡量財政支出規模的指標
財政支出規模,是衡量一定時期內政府支配社會資源的多少,滿足公共需要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標,反映政府對社會經濟發展影響力的強弱。衡量財政支出規模大小可采用兩大指標,即絕對規模指標和相對規模指標。
(1)財政支出絕對規模,是政府在預算年度的財政支出總和。通常由按當年價格計算的財政支出的加總來反映,也可以按不變價格來反映,即以某一年的價格為基準來統計財政支出的絕對規模。財政支出的絕對規模從趨勢上看,總量是不斷增長的。
(2)財政支出相對規模,是指財政支出的規模用和其他經濟變量的關系來反映。我國常用的兩種測量方法來反映:
當年財政支出占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預經濟的程度。
當年中央財政支出占全國財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中央政府對地方政府的控制程度。
知識點2、財政支出規模增長的理論解釋
知識點3、財政支出績效評價
含義:
財政支出績效是指財政支出目標完成所取得的效果、影響及其效率。建立財政支出績效的核心是把現代市場經濟的一些理念融入財政預算支出管理中。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是指運用一定的考核方法、量化指標及評價標準,對部門為實現其職能所確定的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以及為實現這一目標而安排的預算的執行結果所進行的綜合性考核與評價。
主體是政府及其財政部門;
對象是使用財政資金的部門或機構;
內容是公共委托-代理事項;
原則是“3E”原則即經濟性、效率性、效果性。后來在3E基礎上又加入了“公平性”。
財政支出績效評價制度是確保公共財政體制有效運行的重要管理措施,是公共財政政策的實現途徑和手段,是財政支出管理的重要內容。
知識點4、財政支出績效評價的內容與方法
(1)原則
原則:
統一領導原則。
分類管理原則。
客觀公正原則。
科學規范原則。
(2)內容與方法
主要內容:制定目標——建立評價指標體系——采取管理措施——考核評價-提高預算水平。
考評方法:
比較法:目標與結果,歷史與評價期,不同地區和部分同類支出的比較,綜合分析。
因素分析法:通過分析影響目標、結果和成本的內外因素。
公眾評價法:通過專家評估、公眾問卷及抽樣調查。
成本效益分析法:對比一定時期內的支出和效益。
績效評價程序
一般分為前期準備、實施評價和撰寫評價報告三個階段。
這些東西需要放在你的設備檔案袋里三大體系認證的各個特點介紹安防資質辦理東莞ISO45001認證基本目標的四個關鍵過程辦理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怎么收費CB體系CMMI認證要求及認證流程授權后,專利權人享受什么權利?----專利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