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14001:2015標準之改進
10 改進
10.1 總則
組織應確定改進的機會(見9.1,9.2和9.3),并實施必要的措施實現其環境管理體系的預期結果。
理解要點:
組織應確定改進的機會。應利用監視、測量、分析和評價,合規性評價,內部審核,管理評審,持續改
進環境管理體系有效性。采取糾正措施實現環境管理體系的預期結果,提高環境績效。
組織應持續地評價其整體環境績效和環境管理體系中各個過程的環境績效以確定改進與創新的機會。最
高管理者通過管理評審直接參與評價。
確定環境管理體系中的實際的或潛在的不符合為改進提供了重要機會。為了實現這種改進,組織不僅應
當了解實際的或潛在的不符合,還應分析產生不符合的根本原因。
可用于改進的信息來源,如:
——從糾正措施中得到的經驗;
——標桿和最佳實踐;
——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或行將發生的變化;
——內部審核和合規性審核的結果;
——對運行的關鍵績效進行監測的結果;
——實現環境目標的進展情況;
——相關方的觀點,包括員工、顧客和供方等的觀點。
可以改進的方面,如:
——環境績效;
——過程及其接口;
——組織結構;
——管理體系;
——人員能力和文化方面;
——基礎設施、工作環境和技術;
——與相關方的關系。
改進活動包括漸進式改進和對整個組織的重大改進。組織應通過對數據的分析,以確定產品、過程、組
織結構和環境管理體系的改進目標。組織應控制和管理改進活動可能帶來的風險。
組織應通過以下活動,確保改進成為環境管理體系運行的一部分:
——通過授權,為員工提供參與改進活動的機會;
——提供必要的資源;
——建立對改進的承認和獎勵制度;
——持續提高改進過程自身的有效性和效率。
識別出改進機會后,應當對其進行評價以確定所須采取的措施。應當對改進措施進行策劃,并實施對環
境管理體系的相應更改。改進不必同時發生在所有領域。
10.2不符合和糾正措施
發生不符合時,組織應:
a)對不符合做出響應,適用時:
1)采取措施控制并糾正不符合;
2)處理后果,包括減輕有害的環境影響;
b)通過以下方式評價消除不符合原因的措施需求,以防止不符合再次發生或在其他地方發生:
1)評審不符合;
2)確定不符合的原因;
3)確定是否存在或是否可能發生類似的不符合。
c)實施任何所需的措施;
d)評審所采取的任何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e)必要時,對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變更。
糾正措施應與所發生的不符合造成影響(包括環境影響)的重要程度相適應。
組織應保留文件化信息作為下列事項的證據:
——不符合的性質和所采取的任何后續措施;
——任何糾正措施的結果。
理解要點:
組織應建立并保持用來處理實際的或潛在的不符合的過程,應規定如何調查處理發生的不符合的原因。
采取糾正措施,減少產生的環境影響防止問題的再次發生。對發生的不符合和相應采取的措施均應記錄
并評審措施的有效性。
凡違背了環境管理體系要求的行為、管理活動及未達到有關的環境績效要求等均稱為不符合。包括違反
日常操作規定、監測結果不符合法規要求,內審中的問題,管理評審中的問題等。
在體系運行中,出現不符合現象是難免的,重要是應按規定對不符合的原因進行調查并采取糾正措施。
首先要確定引起不符合的原因,并及時采取措施消除影響,特別是出現緊急事故時更應先解決問題,防
止污染擴散。措施完成后,還需驗證措施的效果:調查不符合的原因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或增加維
護硬件設施,或補充修改管理辦法,或進行必要的培訓等等。
組織出現的不符合現象是多種多樣的,解決問題的措施也應根據不符合現象的嚴重程度,規定相應的職
責與權限,分級分層次解決。
在設定糾正措施的過程中,應根據不符合發生后所造成后果的嚴重性及伴隨的環境影響的程度。措施應
與實際相符,避免產生小題大做或大題小做的現象。
組織應對發生過的問題以及事后的處理結果給以詳實的記錄并評審所采取的糾正措施的有效性。
如環境管理體系文件存在問題,應對文件進行必要的更改。
10.3持續改進
組織應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與有效性,以提升環境績效。
理解要點:
持續改進總體績效應當是組織的永恒目標。組織應持續改進環境管理體系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a)通常需開展的活動
—在整個組織內堅持使用持續改進方法,改進組織的績效;
—為員工提供持續改進方法和工具方面的培訓;
—讓持續改進產品、過程和體系成為組織每個員工的目標;
—確立目標和措施,以指導和跟蹤持續改進活動;
—對改進給予承認和獎勵。
b)主要收益
—通過提高組織的能力來獲得績效方面的優勢;
—按其戰略目標在組織的所有層次來協調改進活動;
—保持對機會做出快速反應的靈活性。
組織中,每個崗位的職能都包括兩個要件:保持與改進。保持指的是維護現有技術、管理以及運營準則
的一類活動,改進指的是改進現有準則的活動。創新是對現狀的激烈改進,是投入新技術、新設備的結
果。
企業中具有代表性的改進與創新活動:
——“五小活動”,即“小發明、小革新、小創造、小設計、小建議”
——合理化建議
——技術革新
——小組活動
——設備改造
——制度優化改進
——新產品研發
——企業兼并重組。
標準解讀總結:
ISO14001標準所包含的要求需要從系統或整體的角度進行考慮。使用者不應當脫離其他條款孤立地閱讀
本標準的特定句子或條款。某些條款中的要求與其他條款中的要求之間存在著相互聯系。例如:組織需
要理解其環境方針中的承諾與其他條款規定的要求之間的聯系。
對變更的管理是組織保持環境管理體系,以確保能夠持續實現其環境管理體系預期結果的一個重要組成
部分。本標準諸多要求中均提出對變更的管理,包括:
——保持環境管理體系(見4.4);
——環境因素(見6.1.2);
——內部信息交流(見7.4.2);
——運行控制(見8.1);
——內部審核方案(見9.2.2);以及
——管理評審(見9.3)。
作為變更管理的一部分,組織應當提出計劃內與計劃外的變更,以確保這些變更的非預期結果不對環境
管理體系的預期結果產生負面影響。變更包括以下示例:
——計劃的對產品、過程、運行、設備或設施的變更;
——員工或外部供方(包括合同方)的變更;
——與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和相關技術有關的新信息;
——合規義務的變更。
ISO/TS16949認證培訓-IATF16949:2016 過渡白皮書(二)安岳房地產企業iso9001質量體系資質認證淺談《建立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的意義貿易公司ISO9001:2015認證的服務流程及控制方法餐飲行業 |餐飲行業的知識產權專利保護&ISO食品安全體系質量體系認證查詢平臺(三大體系認證證書查詢方法)企業要進行ISO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需要提供什么材料?中國名優產品是哪頒發的,中國名優產品認證證書所需資料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