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生產效率的因素比較多,一般包括資本、方法、技術、質量、員工績效、企業文化。
資本投入影響生產率的主要原因是設備的投資以及設備的利用情況。
技術因素主要是指技術的應用情況,只有技術被充分地應用,才能發揮技術的優勢。
員工工作績效主要是指員工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動機。
企業文化時時刻刻都在影響著組織的生產率。
影響生產效率的其他因素還有:
① 工作環境,包括物料、作業規劃及設計、機器設備、照明、溫濕度、環境顏色等。
② 工藝流程的標準化程度,標準化程度越高,產品的質量越高,生產效率越高。
③ 廢品率,廢品率的高低表示了資源利用的有效性,過高的廢品率意味著資源的浪費。
④產品的返工也會影響生產效率。
⑤ 員工的激勵制度它直接影響著生產率高低,員工流動頻繁,不利于培養員工對企業的忠誠度和凝聚力,不利于企業生產效率的保持和提高。
⑥ 設備故障,在制造業中,如果設備出現故障不能及時修復,將嚴重影響生產效率。
⑦ 其它的行業特定影響因素。
如何提高車間生產效率?
企業提高生產效率的方法比較多,但是一定要根據行業和本企業的具體情況,抓住關鍵影響因素來提高生產效率。
1.設備和技術投資
投資在最合適的設備和技術上,能有效提高生產率。新設備和技術是最有效提高生產率的方法之一。
例如,某企業通過引進無軸傳動的凹印機,生產速度可以提高到350m/min,比一般凹印機的200m/min快了75%,顯著提高了生產率。
2.消除瓶頸
生產系統是一個整體,整體生產率往往是由瓶頸生產率決定的。抓住瓶頸工序的生產節拍,不斷予以改善,是提升效率最重要的法寶。只有瓶頸的產出率和所有向其輸入的產出率之和相等時,系統才是最具效率的。
3.質量控制
在生產管理中,一般來講,只要品質好,效率自然高。不良品返修往往會影響3倍以上的效率。質量控制的關鍵是實行源頭質量控制,它要求必須一次就把工作做好,如果出現錯誤,就馬上停止該工序的生產。
一線員工,不僅僅是生產者,同時也充當質量監督者的角色。一般企業花費大量的資源做好首末件、全檢、專檢,卻忽略了員工的自檢與互檢。
4.采用 JIT生產
JIT生產是一系列生產活動的組合,其目的是在保持庫存最小的情況下實現原材料、在制品、產成品進行大量生產。該過程中,零件準時到達下道工序,并在該工序迅速被加工,然后往下道工序轉移。
5.建立靈活的生產組織體系
以生產組織架構和運作為主體,而展開的一系列綜合應用活動的形式和要素,它的最終目的是在保證質量良好地完成生產任務的前提下使全體人員得到以發展。
① 按流程圖排工位,依據作業時間量決定間距及復雜性,配置指導書工位,做好材料的投入、不良品的標識、工具-夾具-儀器設備的放置工位。
② 確定工位平衡與流水線的順暢,依據熟練程度合理安排員工,使生產線不堆料,留出一定的空間,這樣就不會導致漏作業。
③ 注重管理新員工,指定負責指導的專門人員,并明確責任,定時檢查、確認。
④ 區別員工強項,注意栽培和使用以及充員,在平時工作中有意識地培養。
6.改進工作方法
通過提高一個操作或者一組操作的生產能力、減少成本和提高質量來提高生產率。員工在使用機器、工具、材料和工作方法時有一套習慣的動作模式,它直接影響了生產率。
① 保持良好的坐姿,使身體與工作臺結合的更合理,有利于作業。
② 在生產過程中盡量使用雙手從事生產工作。
③ 操作范圍內,盡量保持在短距離的移動,以提高時間利用率。
④ 提高員工生產技能(進行時段培訓和技能考核)。
7.員工培訓
增加員工的培訓,改變員工的錯誤認識,減少犯錯誤的概率,提高員工的認識水平和技術能力,有效提高生產率。較低的培訓成本,卻可以每年提高6%左右的生產率。
8.進度控制,避免等待浪費
企業必須對每天的生產進行管理,合理安排生產,減少時間浪費,提高工作時間的有效利用率,減少設備出故障時間,減少閑置的資產,使員工和資本發揮最大的效率。
9.指標改善,以評估企業提升生產效率
采用精益方式,縮短交期時間,減少浪費,使質量、產量和效率都上一個新的臺階。
生產效率是制造生產企業的重要屬性,對于影響生產效率的問題點,應當引起重視并規避,積極協調資源去改善,讓企業能夠有序、有章的運行。
公司有必要做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嗎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報資料大全有iso9000證書的可以做啥,有了iatf16949可以不做iso9000嗎?互聯網知識產權保護的措施有哪些?ISO14064 溫室氣體排放管控體系澳大利亞商標注冊申請費用是多少錢?在哪辦理中國315誠信品牌要多少費用TS16949認證的適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