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事故樹分析(FTA)法?
事故樹分析(FTA)法又稱故障樹分析法,1961年由貝爾電話實驗室的沃森(Watson)提出。是一種全面的分析方法,廣泛應用于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中,具有簡潔、形象、直觀的特點。
事故樹分析(FTA)法從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頂上事件)開始,層層分析事故發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底事件)為止。其中,底事件又稱為基本事件,它們的數據已知或者已經有統計或實驗的結果。
這種方法可以應用于工廠的設計、風險評價和事故調查。通常由一個人完成,然后交給一個有經驗的小組審查。使用者需要接受培訓、有豐富的實踐經驗(注意:事故樹分析只能由精通該方法的人進行)。
事故樹分析(FTA)法優劣勢明顯,主要優缺點如下:
1、優點:
1)可以確定導致頂上事件的各種途徑。
2)能量化頂上事件發生的概率。
3)有利于提供用于決策的客觀信息。
4)可以分析出故障組合情況。
5)可以分析出人為錯誤。
6)可以將經過技改的工藝和未經過技改的工藝的損失率(美元/年)進行比較;這些數據可以同技改成本一起用于成本/效益分析。
2、局限:
1)讀者不易理解。
2)著重點在于特定事件而非工藝過程(范圍有限)。
3)需要專業人員。
4)可能需要相當的投入和費用,且故障樹可能變得過于龐大而難以運用。
在使用事故樹分析(FTA)法時,分析人員可根據實際情況結合其他風險評價方法使用,比如:事故樹分析(FTA)法與事件樹分析(ETA)法、Bow-tie分析法結合使用。(參考文章《【安全風險辨識】如何結合使用FTA、ETA、Bow-tie分析法?》)
rohs認證是強制的嗎,如何辨別RoHS認證機構的可靠性?通過BSCI驗廠審核,對工廠的最大好處CS認證年審周期計算方法武器裝備承制單位資格五金廠如何推行ISO14001認證注冊俄羅斯商標的步驟QC080000減免管理標準ISO45001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領導作用于員工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