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應該是滲透到每一個企業員工靈魂里面的東西。
每個部門、每個人,都應該首先想到“我們生產的不僅僅是產品,是符合要求的能力”。
克勞士比大師的定義:質量即是符合要求。
拋開“質量”講“成本”是“飛蛾撲火”
一個項目的收益,要看項目交付物的質量、成本、工期、風險等要素。
很多企業做項目,既強調高大上,同時又要低成本、低投入,還要壓縮時間、趕進度,最后把一個好端端的項目做成了四不像,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低成本項目的結果是,項目“交付物”質量低劣,既影響了生產的產品質量,又保證不了運行成本的合理性。
對于企業來說,大家都希望有效益,有利潤,效益和利潤從哪里來?
一是降低不符合要求的代價,二是控制成本,但是控制成本不是一味地降低原輔料消耗甚至是降低原輔料質量,不是一味地降低備品備件庫存和設備維修費用,更不是一味地減少勞動者數量、增加勞動者工時、甚至降低勞動者工資。
一些企業,天天是文山會海,一個偏差接著一個偏差,一個文件接著一個文件升級、培訓,龐大的質量體系整天忙得天昏地暗,與生產車間卻毫不相干,生產車間仍然是在為提高產量、降低成本而起早貪黑、當牛做馬、累死累活。
在年初都會制定“產量、銷量、成本、利潤”指標,甚至每一個部門每一個環節下達“節能降耗、減低成本”的指標。
長此下去,產品質量必然無法保證,而離開了“質量”去追求所謂的低“成本”,無異于“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不計成本,追求質量也是“走火入魔”
有一些實力雄厚、財大氣粗的企業,在產品質量上狠下功夫,采用最先進的生產工藝,采用價格最昂貴的設備,采用最自動化的控制系統,采用全世界質量最好的原輔料,但是,還是有大大小小的質量問題。
大家可以想一下,日常的“偏差”,有多少是因為控制策略不適當,用一道道繩索,把自己捆綁的緊緊的,動一動渾身都疼,看似嚴苛的管理,實際到頭來不是損失巨大,就是明緊暗松,最后不了了之。
任何質量的控制,都是基于零缺陷質量文化建設,質量風險管理和現有的技術手段,我們鼓勵創新,但是需要追求合適方法。
強調數據完整性,生產過程、檢驗過程全部實行帶審計追蹤功能的計算機控制。質量就真的能夠提高嗎?
質量文化,質量體系與經濟效益,都應該知道
沒有好的質量,就沒有好的市場。
沒有好的質量,就沒有好的價格。
沒有好的質量,只能陷入低成本、低價格競爭的泥潭。
企業最后就徹底沒了質量,徹底沒了效益,最后只能關門大吉。
那么,如何建立有效的質量文化,質量體系,也一直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道難題。
一個好的質量文化,質量體系一定是需求提出階段就要有質量人員參與,各個階段要有完整的質量團隊,質量人員要參與整個項目建設的實施過程,才能夠對整個系統有足夠的熟悉和認識。
質量人員要參與研發向生產轉移、參與工藝設計、參與產品投產、后續生產,交付全過程。
這樣他們才能夠了解產品本身,了解關鍵質量屬性和關鍵工藝參數的控制,只有了解了產品質量形成的全過程,才能更好地做好質量管理。
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核心任務是保證整個工廠體系維持在驗證過的狀態,做好日常的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監測,做好生產工藝和產品質量回顧,做好變更控制,做好偏差處理和糾正與預防措施的落實。
最高境界是“不需要質量管理”
質量是設計出來的!
質量是生產出來的!
質量不是QC檢驗出來的!
質量更不是質量管理人員現場監督出來!
質量是預防出來的!
我們努力朝著這個方向前進吧,“有效、高效”的質量管理,任重道遠,我們,一直都還在路上。
“分公司”可以單獨去申請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嗎?hse體系認證證書怎么查詢,hse體系認證是cnas監管嗎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服務提供特性的要求有哪些?CMA計量認證評審依據ISO26262汽車功能安全認證可行性的要求和流程企業管理中如何應用 “ 鯰魚效應 ” ?環境管理體系認證費用多少錢,龍灣環境保護管理體系認證咨詢多少錢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項目要求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