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企業的專利申請量十分龐大,不僅國際專利(PCT)申請量世界第一,國內申請量更是常年遙遙領先全球,幾乎是跟隨在后的美日德的總和。積累了這么多的專利之后,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專利運營,試圖探索出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專利運營模式,以發揮這些專利儲備量的價值。企業亦是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推動專利運營。
現今專利運營的模式大體有以下幾種:專利轉讓、專利拍賣、專利許可、專利池組建、技術轉移、專利維權、作價入股等。在這些模式中,以專利轉讓、專利許可和專利維權最為人所熟知。專利轉讓即為專利交易,運營的結果是權利的移轉且獲得一次性的收益;專利許可是專利權人許可他人在一定期限、一定地區、以一定方式實施其所擁有的專利,并向他人收取許可費,一般來說許可費的收入是可持續性的;專利維權則是通過司法程序主張專利權,以獲得損害賠償或禁令。專利轉讓是一次性的賣斷,而專利許可或維權又經常遭遇到對方的反擊與對抗,大體來說專利運營的結果不甚理想。
再者,部分企業欲出清不想維護的專利,美其名為專利運營,實際上是處置不良資產。一般來說,如果是企業不想維護的專利,其價值不會太高,對他人大概率也是如此,導致企業希望從出清不想維護的專利來獲取利益無異是緣木求魚。
一些大型企業年營收成百上千億,積累了一定數量的高價值專利,當這類企業欲進行專利運營時,首先想到的會是專利許可。對于一個能孕育如此高營收的企業的產業而言,其規??隙ú恍?,即便在這樣的產業里,如果一切順利,能夠獲得數億的許可費已是十分理想的情況了。然而,數億的許可費僅略等于該企業年營收的百分之一,企業領導多半提不起勁關注,不會給予足夠的資源,甚至于要求運營專利的同時不得影響到本業的發展,以至于運營受限。
綜上所述,除了個別例外的案例,當專利運營獨立于企業商業運營之外時,所獲資源與預期利益均難以令人滿意。換個思維,專利運營應該與企業的商業目標結合,作為商業運營中的一個手段。更詳細來說,在規劃專利運營前,企業需要明確其商業目標,至少是3或5年的目標,知識產權部門基于商業目標思考專利作為資產,如何化作實現商業目標的其中一個助力,為達成企業使命作出貢獻。
企業專利運營較佳地是為了實現企業的商業目標,以專利制度所提供的手段為基礎,為企業謀求最佳經濟效益的策略性手段。
舉個例子,企業如果身處產值龐大且高度發展的產業,這類企業的商業目標大都是搶占市場份額,或是營收大幅成長。知識產權部門應該思考的是如何讓專利成為實現商業目標的助力,專利維權便是可以考慮的合理手段,但其目的不在于收取許可費或賠償金,而是通過訴訟持續在消費者前曝光,建立起技術硬實力的形象,進而擴大市占率,實現商業目標。
再舉一個例子,如果是企業處于萌芽期的產業,其產業規模尚小,假定專利運營的目標是收取可觀的許可費,顯然不切實際,且發動訴訟進行維權的賠償金或和解金亦低,這樣的運營模式沒有多大實益。身處這類產業的企業,急于商業落地,獲得消費者的認可,知識產權部門應該規劃如何通過專利去撬動產業的起步。可以選定一些合作伙伴,透過技術轉移轉化,減少其試錯風險,再利用專利作價入股,取得實質控制,使得更多的企業能實現量產并降低生產成本,打開市場,大家受益。與其利用專利打壓同業,不如共同成長,然后利用專利控制同業并分享其利益。
專利運營是一種商業行為。企業經營是有目標性的,在資源有限的前提下,各部門需要擰成一股繩,齊心協力實現商業目標。企業高管和知識產權部門要做的是,如何讓專利運營成為商業運營的一個手段,為實現商業目標作出貢獻,而不是使其自絕于企業商業活動之外。
ISO/TS16949認證目標5S管理的六源查找與治理方法都是什么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申請表填寫說明【國軍標】的申請流程在哪申報ISO質量體系要多久如何選擇合適的ISO26000認證機構?為什么要養成良好的質量意識?顧客滿意——一種全新的質量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