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專業化質量檢驗模式
十九世紀末,美國工程師泰勒主張計劃和執行分開,創立了泰勒制度,因而開始推行專職檢驗。自此質量管理發展總共經歷了四個階段:質量檢驗階段、統計分析階段、全面質量控制階段、全面質量管理階段,每一階段專職檢驗的職能逐漸發生微妙的變化。不同的行業不同的企業,依據企業的規模、產品的質量特性和過程智能化自動化程度,質量檢驗的模式也是不相同的,這里以我所在的工程機械行業為例,簡要談一談一種專業化質量檢驗模式。
專職檢驗:僅針對實物質量
專職檢驗的職能常常用“死后驗尸”來形容,包含了過程工序和成品檢驗,但無論是哪一過程,都是事后檢驗,通俗地來說:僅僅是針對實物質量。
有些企業檢驗員只清楚實物的各種符合和不符合。針對不符合,通過記錄或MES等信息化手段傳遞相關部門或層級進行評審處理方案,這種缺陷處理方式效率低,且除了叫停的產品,檢驗不到的產品仍在持續的流轉,過程控制存在很大的風險。
另外,對于一些體系不健全或者執行力不是很好的企業,出現不符合品,并不懂得系統性的分析思考,而且會以成本為由,對于大部分不影響性能的不符合進行讓步放行,如果工藝或過程改進再跟不上,這一系列操作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又何談高質量發展。
專業化質量檢驗模式4大特點
在這種低效率、高風險的檢驗模式下,專業化質量檢驗模式應運而生,在不同的企業可能有著不同的叫法,但基本的模式都有共同的特點:
(1)檢驗員不再只是進行實物復檢,更多是針對他所負責的檢驗模塊的過程檢驗,如清洗專業檢驗員,既要精通實物狀態的符合與否,也要精通清洗過程的符合與否,發現實物清洗不符合,緊接就要對清洗過程復查,針對過程不符合,立即叫停,并利用自己的清洗專業知識協助整改;
(2)對檢驗員的知識面要求更高更專業,從原來的只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轉變為既要知其然也要知其所以然;
(3)過程和產品問題的溝通改進的環節由原來多環節直接變成FTF(面對面)環節,效率更高,風險更小;
(4)從成本的角度來看,原來細分的質量崗位各司其職固然很好,但崗位一多,環節一多,溝通的效率就會大打折扣,這將是企業不小的一份成本損失。而這種模式不同的是,現場工藝過程改進、相關檢驗的職能可以融合,過程檢驗的工作由原來的單一性轉變成多樣性,其積極性和使命感會增強,更有利于質量的控制提升。
有朋友會疑惑:一旦增加檢驗職能,不合格的產品要是因漏檢流出企業,勢必引起客戶的強烈抱怨。
筆者認為,問這個問題的朋友還是沒有從“生產就一定會產生不合格”的誤區中走出來,這樣的風險我們是可以控制的,出廠檢驗短期內必須要有,但存在的價值不再只是控制不符合流出,還有檢驗內部傳遞,給過程檢驗員提供關注和改進方向,相當于形成一個高效且專業的良性循環,待這種機制的成熟度達到一定程度,過程的零缺陷匯總在一起就是出廠產品的零缺陷。
fsc認證費用多少錢,fsc認證機構有哪幾家?HACCP中的SSOP中國315誠信企業證書是騙局2023年知識產權師-知識產權科目第二章 知識點如何快速抓住現場審核的關鍵點如何辦理企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辦理條件是什么高新技術企業代辦認定企業“知產”變為“資產”的捷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