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體性原則
核心:背景技術—技術問題—獨權—技術效果中獨權要解決技術問題;
技術問題決定了獨權中的元件和連接關系,不能多,也不能少;
技術效果要通過獨權推導的方式得出;
一定要注意案件的靈魂
二、每個權要都是一個技術方案
整體性的另一個表現形式:
1) 每個權要都是一個技術方案,都是一個完整的技術方案,也應該有其自己的技術問題、技術效果
2) 寫完每個權要后,都要思考上面這個問題
三、要從侵權角度思考如何寫
1)專利是用來使用的,要依靠司法力量支持,也要在侵權訴訟中有用;所以,撰寫的權要要能夠找到侵權對象;
2)結構類,要從機器的元件和連接關系寫;
方法要從方法流程上寫,不要從用戶角度寫;
軟件專利要從計算機角度寫;不要從用戶角度寫。
3)服務器+客戶端,要從一端寫;兩端寫不容易找到侵權對象。
四、分層寫
閱讀交底書后,一定要找到元件+工作物;一定要定位+連接的方式,獲得技術問題所需要的東西,不要多,不要少。
然后,在寫獨權時,一定要寫元件分層,每個元件都是獨立的一層,然后注意推導式撰寫方式,要注意邏輯。
五、主題的確定
撰寫時,要合理確定主題;
比如,一個專利是風扇的創新,客戶是聯想,如何確定主題,到底是一種風扇,還是,一個計算機,還是一個散熱器;還是一個電子設備;
六、如何監測元件是否多了或者少了
一)多了
1. 前面出現的技術特征,后面是否有用到?
2. 技術問題的角度重新審視,是否真正是解決問題所必須的?
二)少了
1. 技術方案完整嗎?
2. 技術問題解決了嗎?
3. 某個技術特征是突然出現的嗎?
七、如何確定元件還是工作物
1、以誰對誰干了什么,而言,第一個誰,是元件,第二個誰,是工作物;即元件是施動者;工作物時被施動者。
2、元件和連接關系是構成權要的必要內容,思考,工作物時必須的嗎?工作物是干啥用的?
八、如何合理確定撰寫的外延
創新點確定之后,是否要寫創新點相關的技術特征,如要寫,寫多遠的范圍;
1、根據技術問題確定的基本原則;
2、如果將創新點本身定為發明的主題,很有可能導致所保護的技術方案不是一個能夠解決技術問題的完整技術方案;因為現有技術的不足,往往是和特定的主題或場景相聯系的;
3、如果僅僅僅僅是將創新點作為主題,則找不到侵權主體;
4、創新點寫完之后,少于五行。
質量認證咨詢工作的幾個關鍵問題iso14064認證咨詢機構企業運行管理體系時存在的問題與對策干貨|ISO45001與OHSAS18001:痛點在哪里?深圳iso認證如何申請海外專利?有什么優勢?Timberland_天伯倫人權驗廠清單GB/T50430受控文件章的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