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 20000是面向機構的IT服務管理標準,目的是提供建立、實施、運作、監控、評審、維護和改進IT服務管理體系(ITSM)的模型。建立IT服務管理體系(ITSM)已成為各種組織,特別是金融機構、電信、高科技產業等管理運營風險不可缺少的重要機制。ISO 20000讓IT管理者有一個參考框架用來管理IT服務,完善的IT管理水平也能通過認證的方式表現出來。
不同于ITIL只有個人認證系列,ISO 20000則是對組織的整體認證,因此需要的建立符合標準的體系,也意味著認證前期準備工作將是復雜而細致的。正所謂“萬事開頭難”,在著手進行認證之初,必須充分認識到良好而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是通過這樣一項標準認證的基石。實際上,對于大多數組織而言,通常沒有太多認證工作相關的經驗,因此在認證準備階段打下扎實的基礎,對于整個認證實踐都是頗有益處的。
本書將從認證方案制定、調研訪談、咨詢審核機構選擇、組織內部流程4個方面來介紹認證準備階段工作。事實上,雖然這四部分內容是大多數組織通過IT認證所的,但由于每個組織的組織架構和管理基礎的不同,前期準備需要完成的具體工作會有一定的差異,通過認證的過程也會不同。因此,組織應“因地制宜”地開展認證實踐工作。
認證好處
企業建立IT服務管理體系的目標是為了企業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以客戶為中心的自我完善的體系。在實施認證ISO20000管理體系后,在各個流程中,各個工作崗位上都建立了一個自我完善的循環,工作的策劃、執行、檢查,以及持續的發現問題改善問題的體系建立起來,使每個員工都擁有問題意識,自覺的發現自己工作當中的問題,并通過系統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將問題一個一個的解決。IT服務提供商通過實施IT服務管理體系
IT服務管理體系的建設,首先是管理問題,其次才是技術問題。成功和失敗的經驗都表明,需要首先解決管理體制和機制的問題,建立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培養服務意識和質量意識,建立內部可行、科學的服務模式;其次才是借助軟件工具將管理流程固化和優化,利用自動化工具輔助和提升管理效率,實現技術和管理的有效結合。因此,在認證可行性分析時應較關注管理可行性,其次才是技術可行性。
對于那些已經成功實施基于ITIL的管理方法的組織來說,需要較標準化的成熟IT服務質量管理體系來確保管理與接軌。ISO 20000認證將滿足其進一步發展的戰略需求,同時ISO 20000的持續改進機制也確保管理流程具備較強的生命力。
其次是效益分析。可以從資源配置的角度衡量認證項目的收益,評價認證項目在實現組織發展目標、有效配置IT資源、改善運行環境、提高流程效率、減少人員工作量、提升盈利能力等方面的效益。
資源與辦理流程
資源與辦理流程也是認證方案準備過程中需要了解的內容之一。與實施計劃一樣,資源投入的多少主要取決于組織自身的成熟度,越成熟的組織需要在IT服務管理體系建設和完善上花費的資源相對越少。
人力資源:通常包括組織自身、第三方咨詢機構、認證審核機構等的人力資源,其中通常較為忽視的是組織在全員培訓上的人力投入。這在流程體系試運行和認證審核階段都是相當關鍵的。
工具資源:現階段,任何組織的IT服務管理體系都與工具軟件有一定關聯,而且這種依存度正在逐漸上升。組織在實施ISO 20000認證時,可能需要對其現有的工具平臺進行一定的調整,也可能需要采購一些新的產品。
辦理流程方面,通常認證實施項目包含以下5個部分:
1) 認證咨詢服務費(咨詢合作方,可選)
2) 認證服務費(審核機構)
3) 培訓辦理流程(可選)
4) 認證相關參考資料、宣傳辦理流程(可選)
5) 工具軟件辦理流程(可選)
去哪辦理中國環保節能產品辦理需要多長時間ISO認證證書上的CNAS和 IAF標志是什么意思?申請ISO10012測量管理體系認證證書流程iso14001:2015標準4.2理解相關方的需求和期望鄭州3C認證哪里辦2025年澳大利亞商標注冊的好處有哪些?新QC七大工具的系統圖法iso8317兒童安全防護包裝認證證書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