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安全管理】儲油罐的檢維修作業的危險源有哪些?
儲油罐是儲存油品的容器,是典型的重大工業危險源,是石油化工企業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通常來說,儲油罐最多每5~8年就需要進行正常的檢修、清淤和密封等檢維修作業。進行油罐檢維修作業時極易發生火災、爆炸、中毒、窒息等事故。對儲油罐進行維修作業安全分析,明確各種作業的危險源,并提出相應的企業安全管理措施,是提升罐區的安全狀況和企業的安全生產的必要環節。
1、清洗作業油氣中毒、窒息的危險源
油罐中儲存的物料通常是C4以上的烷烴、烯烴、環烷烴、芳香烴等,如汽油、煤油、柴油等成品和各種中間組分。有機物的相對分子量越小,其沸點越低,越容易揮發。這些介質的共性是有毒有害、易揮發、易擴散。在清罐作業過程中,現場的油氣濃度通常超標幾倍甚至幾十倍,特別是在打開清掃孔、透光孔、人孔、身體探入和無防護措施進入儲油罐時,超標的油氣可導致現場作業及監護人員中毒、窒息等,其中,輕質油致人中毒、窒息的風險更大。
2、油罐清洗作業火災爆炸的危險源
油品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特性。在清罐過程中,特別是在打開油罐時,大量的油氣溢出,同時周圍空氣也會進入罐中,此時在罐內外會形成油氣與空氣的混合性氣體,濃度通常在爆炸極限之內。此外,油品中還有一些能在空氣中自燃的物質,如FeS等,只要有一定的能量即可導致自燃或爆炸。此時如果清洗操作不當,極易引發火災爆炸事故。
3、油罐動火作業的危險源
金屬進行焊接與切割,是一種明火作業,氣焊的溫度高達3000℃以上,電焊的電弧溫度可達3000~6000℃,焊割作業時所生產的金屬火花和熔珠,極易引起可燃易燃物質燃燒爆炸,因此在未進行清洗、清洗不合格或未經隔離的儲油罐及附屬管線(件)上,嚴禁一切明火作業。
4、清罐風險分析
對油罐區清罐過程進行風險分析如下表1:
序號
| 危險源名稱
| 存在的風險
| 原因分析
|
| 1 | 罐內動火作業
| 施工作業過程中著火爆炸
| 管內未處理干凈,未作含氧量分析; 閥門內漏,未加盲板; 防腐層內含油引起火險
|
| 2 | 罐區跑油
| 跑油事故
| 閥門未關;閥門內漏;未封堵罐區內地漏;未加盲板;油品抽底不凈
|
| 3 | 有限空間作業
| 有限空間作業著火爆炸、有限空間作業人員窒息、中毒
| 進出容器閥門未加盲板,有毒氣體串入;容器未按要求清洗、通風;未按要求對容器進行采樣分析;違章作業; 進入容器人員未佩戴有效的防護器具; 監護措施未落實 |
| 4 | 儲罐
| 油罐著火、爆炸
| 油品遇明火;油氣積聚遇到靜電或明火;人孔或清掃孔形成爆炸氣,清油工自身帶有靜電,產生火花
|
| 5 | 加熱盤
| 加熱盤燙傷
| 未關加熱盤;加熱盤未加盲板并內漏
|
| 6 | 油品排放
| 亂排放引起事故
| 油污染
|
| 7 | 下水井
| 地漏下水井堵塞、閃爆
| 有雜物,污油未有效回收,大量的液態烴進入產生連鎖反應
|
| 8 | 滅火器、蒸汽膠帶未在指定位置
| 滅火器、蒸汽膠帶未在指定位置以至事故狀態下無法滅火
| 位置放置不合適或挪動位置,或未準備
|
| 9 | 封罐
| 封不嚴、人身傷害
| 人孔、清掃孔封閉不嚴、罐內有人封罐
|
| 10 | 烴泄漏
| 遇明火易發生火災、爆炸
| 管線連接處閥門等附件墊片、法蘭呲、管線凍裂沙眼,管線放空不徹底,有殘液、未經掃線進行閥門維護、維護閥門時操作失靈、安全閥漏、烴竄入氮氣、新鮮水
|
| 11 | 球罐區
| 超壓爆炸;閃爆
| 超壓;開罐前沒有進行氮氣置換
|
| 12 | 液態烴
| 液態烴凍傷
| 未戴勞保手套、注意力不集中
|
| 13 | 氮氣泄漏
| 人身窒息中毒
| 閥門未關、法蘭泄漏
|
5、人的不安全行為是影響罐區作業的安全因素
在罐區檢維修過程中,有統計顯示人的不安全因素造成事故的發生率占67.8%,較常見的有設備搶修、跑冒漏、油罐清洗、油料回收等引發火災事故。
儲油罐的檢維修作業是一種高風險作業,所以需要針對作業中可能遇到的危險源進行風險分析,做到健全的企業安全管理,完備的安全風險防范,保證罐區的安全生產。
ISO14001環境影響評價與三同時驗收有何關聯企業知識產權管理中的那些“坑”——人事篇CE標志的大小規定簡單檢索策略在高效、全面檢索中的重要性注冊美國商標的流程是怎樣的?iso22163管理體系認證證書,ISO22163認證對企業的好處無錫辦理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ISO27001認證需要注意的三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