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49理解與實施》連載——9.3 管理評審
9.3管理評審
9.3.1總則
最高管理者應按照策劃的時間間隔對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進行評審,以確保其持續的適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并與組織的戰略方向保持一致。
[理解與實施要點]
1.管理評審策劃通常1年1次,也可以1年多次或按主題進行評審,但特殊情況發生時也可增加進行管理評審,如發生顧客重大投訴,產品質量出現重大問題,國家出臺新的法規等。
2.管理評審是最高管理層根據組織的戰略方向開展的活動。是高層管理的職責所在,最高管理者應承擔管理體系的有效性的責任。必須是最高管理者主持下召開的管理評評審會議或執行評審。
3.管理評審活動是測量、評價管理體系是否有效性的活動之一。
4.管理評審的目的在于評審有關質量管理體系確定質量管理體系是否完善,從三個方面進行評審:
a)適宜性是的指適用于組織環境和組織文化,組織的組織機構。任何一個組織的質量管理體系都是動態的,面臨著各種內部或外部的變化,如質量管理體系標準的換版、新的法律法規的頒布、市場需求和顧客期望的發展和變化、組織領導調整、產品和服務的更新等,都有可能影響到質量管理體系的適宜。這就要求組織能夠及時地識別和分析這些變化,并對質量管理體系進行適當的變更,尋求機遇,以使質量管理體系保持與所處的客觀情況相適應的能力。
b)充分性是指質量管理體系對組織全部質量活動過程覆蓋的控制的程度。即質量管理體系的要求,過程展開和受控是的否全面,這代表了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程度。
c)有效性是指組織對完成所策劃的活動并達到策劃結果的程度。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體現在質量方針和質量目標的實現程度上,也體現在與質量管理體系有關的過程業績及產品和服務的符合性、顧客滿意的程度、針對不合格采取的糾正或預防措施是否實施有效等諸多方面。
5.管理評審形式:沒有規定開展管理評審的形式。如:會議、匯報、簽報、審批等)。
6.組織應建立和保持文件化的管理評審程序。內容包括:
a)管理評審策劃,包括時間間隔;
b)評審實施;
c)評審輸入(議題) ;
d)評審輸出;
e)評審的結論(報告);
f)評審后的糾正和預防措施;
g)措施有效性驗證等。
9.3.1.1管理評審--補充
管理評審至少每年進行一次。 應基于由影響質量管理體系和績效相關問題的內部或外部更改造成的顧客要求符合性的風險,提高管理評審的頻率。
[理解與實施要點]
1.管理評審的頻次要求:至少每年一次;
2.當發生如下影響質量管理體系和績效問題,應增加評審的頻次:
a)顧客重大投訴;
b) 產品質量出現重大問題;
c)國家出臺新的法規;
d)組織機構重大變化等
3.管理評審的頻次應該結合組織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間隔時間可以是每周、每月、每季、半年或每年進行。一些評審活動可能在組織不同層級進行,其結果報告給高層管理者。
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認證的要求OHSAS18001:2007標準介紹深圳AAA信用等級證書在哪里辦理基于智能檢測的發酵過程測控系統集成及應用iso9000重新認證時間,深圳iso9000認證時間綠色工廠認證證書在哪查詢,綠色的工廠認證需要什么材料IATF16949標準中法律法規識別的重要性ISO45001認證考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