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進行初始環境評審
如何進行初始環境評審
1、初始環境評審的目的
初始環境評審是通過一系列信息收集、調查對組織當前活動、產品或服務中全部已有或可能存在的環境因素、環境影響及其控制、管理現狀進行全面分析和系統評價的一項工作。其目的在于識別組織當前總的環境狀況,分析組織環境管理的良好之處和存在的問題與薄弱環節,從而確定組織環境表現中需待改進的領域和機會,為組織建立環境管理體系提供背景條件和奠定基礎。
2、初始環境評審內容
初始環境評審應特別注意以下四個方面問題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評價:
①適用于組織的法律、法規、標準是如何要求的?有無嚴格的管理手段?現狀與規定之間有什么差距?
②識別現行和潛在的環境問題(如企業產生哪些廢物對人體和環境有害),事實上這一部分也是確定重大環境影響因素的基礎。
③現有管理和運行程序(如:誰負責廢物處置?現場如何管理工藝生產?)以及是否有需改進之處?
④已發生的環境事故分析,以及是否建立了處罰和預防措施?
3、初始環境評審步驟
應當說初始環境評審如同對企業或組織做一次準備性評審。
第一步:確定目的、計劃及評審范圍。
第二步:選擇或組織評審小組,在此特別需要高層領導支持。
第三步:收集信息、數據,包括有關法律、法規等要求。
第四步:實施評審,可包括實地檢查、物料衡算、文件查閱等。
第五步:分析匯總資料,編寫初始環境評審報告
初始環境評審報告內容包括:
評審范圍和目的
評審的程序和方法
背景信息(如工藝過程、廢物排放、材料儲存和現有管理體系等)
數據評估(如:數據符合不符合標準、法規,重大潛在影響等)
重要發現的結論與說明
改善環境方針的建議
優先采取的行動
另外在初始環境評審后,對所收集的大量信息、資料應匯編成冊,以備今后使用,如:
組織概括
作業場所的平面布置,工藝流程圖,物料平衡圖
環境法律、法規匯總
環境因素及其影響
數據文件保存地點及管理人員
4、初始環境評審結果
初始環境評審的結果一般應包括:
①組織現行環境行為與當前(未來)的法律法規要求的差距;
②存在嚴重環境問題的領域及優先排序;
③需要進一步研究的潛在問題:
④環境行為改善的可能。
上述評審應總結或報告,并應將重要的、有價值的數據加以整理匯編。
今天通過對《如何進行初始環境評審》的學習,相信你對認證有更好的認識。如果要辦理相關認證,請聯系我們吧。
醫療器械iso13485標準體系認證-GB/T50430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規范認證咨詢GB/T50430工程建設施工企業質量管理規范簡介商標異議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個人獎項系列深圳市企業制定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補貼獎勵標準9000認證體系是什么,企業做9000認證的意義?物業服務公司三體系認證怎么辦理